黄梅戏发展的三个阶段

韩可欣 2022/3/4 16:58:53     来源:21天入门公众号     点击:1508     序号:4286
赞同 共获得0个赞同

黄梅戏来源于湖北黄梅,原名黄梅调、采茶戏等,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、湖北省黄梅县等地。发祥于湖北黄梅县,开展强大于安徽安庆一带,它是皖、鄂、赣三省毗连地域劳动听民共同发明的一个剧种。它是由民间的山歌小调开展而成的,曲调婉转婉转,精美动听,拥有芳香的土壤头土脑味,并且下里巴人,易于遍及,深受各地人民群众所喜欢。

黄梅戏原名“黄梅调”或“采茶戏”,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、鄂、赣三省毗连地域构成的一种民间小戏。此中一支逐步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央的安庆地域,与本地民间艺术相结合,用本地言语歌唱、说白,构成了本人的特色,被称为“怀腔”或“怀调”。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。

黄梅戏的开展汗青,大抵分为三个阶段:

第一阶段,约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。发生和传播到皖、鄂、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、江西调、桐城调、凤阳歌,受本地戏曲青阳腔、徽调上演的影响,与莲湘、高跷、旱船等民间艺术构成结合,逐步构成了一些小戏。

进一步开展,又从一种叫“罗汉桩”的曲艺情势和青阳腔与徽调接收了上演内容与表示情势,于是发生了故事完好的本戏。从小戏到本戏另有一种过渡情势,老艺人称之为“串戏”。所谓“串戏”就是各自自力而又相互干系着的一组小戏,有的以事“串”,有的则以人“串”。“串戏”的情节比小戏丰厚,出场的人物也打破了小丑、小旦、小生的三小范畴。此中一些年龄大的人物需求用正旦、老生、老丑来表演。这就为本戏的发生发明白条件。

第二阶段,是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。这一阶段,黄梅戏上演活动慢慢职业化,并从乡村草台走上了都会舞台。黄梅戏入城后,曾与京剧合班,并在上海遭到越剧、扬剧、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时称“蹦蹦戏”的影响,在上演的内容与情势上都起了很大变化。编排、移植了一批新剧目,此中有连台本戏《文素臣》、《宏碧缘》、《华美缘》、《蜜蜂记》等。

音乐方面,对传统唱腔实行初步变革,裁减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,使之明快、流利,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。撤消了帮腔,试用胡琴伴奏。扮演方面,接收消融了京剧和其它兄弟剧种的程式举措,丰厚了表示手腕。其它如服装、化妆和舞台设置,亦较乡村草台时有所开展。

第三阶段,是1949至今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,黄梅戏获得迅速规复和开展。

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合肥建立。安庆地域十三县也先后建立了专业剧团;1954年黄梅戏《天仙配》参与了华东戏曲观摩上演大会,取得胜利,该剧还曾二度被摄制成电影,惊动海内外。一批新创作、改编的优良剧目如《女驸马》、《砂子岗》、《火烧紫云阁》

等连续演出。这一时代黄梅戏还影响到不少外省地域,如湖北、江西、江苏、福建、浙江、吉林、西藏等省区也接踵建立了黄梅戏剧团。香港、澳门还呈现了用一般话和粤语演唱的黄梅戏。在扮演艺术上,经过排练新戏和拍拍照片,接收了话剧和电影的扮演情势,在人物塑造等方面有了新的开展。

解脱后的几十年黄梅戏培养了一大量优良演员,除了对黄梅戏演唱艺术有凸起奉献的严凤英、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外,中青年演员如马兰、韩再芬等接踵在舞台上、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展示出他们精深的演技,赢得观众的存眷和喜欢。

希望这篇文章对您学习黄梅戏能有所帮助,如果你有在学习黄梅戏时遇到任何问题,可以点击这里提问,很快就会有黄梅戏高手解答你的问题。

(文章源于用户发布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
发表评论

大家评论